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一线城市之争 大武汉开始发力

苏慧 投资时报 2018-08-26

在《机遇之城2018》专题报告中,这座因打响“抢人大战”第一枪广受关注且被广为效仿的城市多项指标表现出色,更为重要的还有,这座城市找准了自己的护城河,并立志拓宽它



文 |《投资时报》记者  苏慧


“去啥北上广,毕业武汉安家!”


2018年1月9日晚,汉水岸边。武汉历史性地标建筑——1986年即投入使用,有着“亚洲桅杆”称号的龟山电视塔塔身,凭空而现的绿色激光明晃晃地映出上述几个大字,隔江而立的现代新地标——636米高武汉绿地中心,同一时间亦以同样方式唱和。


一来一往中,这场脑洞大开的“武汉两大地标,隔江飙段子”事件营销活动,将历史的纵深感和穿越感融为一体。


这是已持续一年全国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中的独特一景。当然,发生在武汉,自有其必然性。


2017年2月,时任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其履新尚未到两个月之际,率先提出口号:五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针对这一规划,武汉开出了一张超级福利清单,即“五年内筹建250万平米以上大学生就业保障型住房,确保留汉就业学子可以低于市价20%购买安居房,或以市价六折进驻租赁房。”与此同时,武汉还针对性出台了大学生就业最低指导工资。


前央视《新闻调查》著名记者王志安日前在其新浪微博上记录一段“赴汉感想”:“接待我们的武汉司机特有本地荣誉感。他往黑漆漆的夜空中一指,说,‘那是中国最高的大楼’。到了光谷,他又说,‘这里有全世界最集中地大学生,大约六七十万’。‘你们看,这是亚洲最大的地铁站’。中国、亚洲、世界,三项第一全都占全了。”


如果说,基建上的“第一”很有可能被其他城市超越,那么,在教育资源上的集中度——仅次于北京,变成了武汉独一无二的护城河。问题是,自十年前开始,“大武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开始大幅下降,低谷期时每年30万毕业生中仅三分之一选择留汉,而其中仅有26.72%的人出于“看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


武汉主政者当然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特别在由其发轫的抢人潮被多地争相效仿之后,危机感变得更加迫切。


事实上,过去一年来,关于15座新一线城市的排序在民间引起极大争议。这15座城市分别为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和宁波。尽管关于渤海之滨的天津与山城重庆以直辖市身份跻身该一序列是否合适,不同智库与专家观点相左,但有一点无可争议,在京沪深三地遥遥领先已定型后,随后交椅的争夺已日趋白热化。


武汉,这座107年前打响近代革命第一枪的名城,这个曾与上海比肩凭借地理优势荣登“大码头”的商业大市,还会有机会吗?


日前,由全球最大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牵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18》城市调研报告,恰是其中一个颇为全面的注解。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在过去几年《机遇之城》系列报告的调研中,作为湖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江城”武汉一直是颇受瞩目的焦点,其整体排名亦逐年稳步上升。在最新一期报告中,武汉的排名位居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外26个重点城市中的第二名,且在众多评价维度中均具有较强竞争力。


“武汉排名之所以靠前与下述四个方面密不可分:其一,该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在逐步加大,这有效带动了中国中部经济带的发展;其二,武汉的城市发展方向符合大趋势,且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三,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渐加强,很多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当地;第四,营商环境逐步改善,在国际国内都有比较领先的项目。”普华永道中国战略咨询部合伙人金军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


《机遇之城2018》报告指出,目前,包括武汉在内的多个超级二线城市已崛起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新势力。未来,其发展潜力着实不容小觑。


技术成熟度拔得头筹


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集中反映,其发展机遇存在于改革发展大环境中,也孕育于城市本身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等众多要素。《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利用“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区域重要城市”“健康、安全与治安”“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文化与居民生活”“经济影响力”“成本”和“宜商环境”这10个维度中的57个变量,普华永道站在多角度、宽视野的立场对“行政与经济中心城市”进行观察,为城市“画像”,并连续推出《机遇之城》系列报告。


在这份自2014年起已连续发布五期的系列报告中,武汉的总体排名稳步提升。2018年最新调研显示,武汉在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30个入围城市中总排名第六位,在除北上广深以外的26座城市中,位列第二,排名与去年持平。


《投资时报》记者查阅报告发现,虽然就前述10个指标维度观察,武汉并非样样拔得头筹,但其多数排名均能进入前五序列,因此综合考察成绩名列前茅,成为仅有两个总分值超越1000分的城市之一。


    


“技术成熟度”是衡量城市尖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维度,在该维度上,武汉不但与杭州并列第一位,还在其中“技术市场规模”这一变量中坐上头把交椅。


来自武汉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武汉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登记额在全国15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城市中排名第一,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2017年,整个湖北省的技术合同交易额更突破千亿元大关,创造历史新高。


最新消息显示,在3月17日举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场中,共有22个项目签约落地,总金额超过51亿元。


“技术市场规模”领先,“互联网+”变量亦不弱于前者。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该变量使用“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作为衡量依据,直观反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与农业、工业、餐饮、旅游、交通运输、 零售电商、金融等各个行业的结合情况。


通常情况来讲,“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有效激活发展潜能,拉动成都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该项变量中,武汉在26个城市中排名第三位,仅在成都、杭州之后。


4月12日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亦印证了这一趋势。从该指数城市排名来看,武汉排名第六位,仅次于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成都之后。武汉、成都等超级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互联网+”指数差距亦逐渐缩小。


人才聚集潜力无限


技术成熟离不开人才落地,而“智力资本和创新”的核心也正是人和人才的培养。在该维度的评价中,武汉同样以较高分数排名前列。 


在“科技支出比重”“研究与开发水平”“创新”“创业”等变量上,武汉表现较为突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大学以上教育成果。


作为中国著名高校所在地,武汉现有高校80余所,拥有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人,是中部人才高地。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产业高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优秀表现,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变量中,武汉也居26城的第一位。该报告解释称,这一变量更有助于反映智力资本的长期影响。


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刘虹霞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思考颇深。她认为,中国大城市发展战略中都有增强大学建设、特别是顶尖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内容。但增强并不等于增设更多的大学,大学必须从数量走质量发展之路,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


“评估城市的智力资本投入还有创新结果和环境,有些指标可以量化,有些确是难以量化。目前还没能量化的,不等于不重要。从长远看,支持和加快城市里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是提高城市智力资本投入还有创新结果和环境的一座坚实桥梁。而国际化的通识教学理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鼓励批判性思维及包容性沟通的教学氛围,是中国大学能否完成内涵式发展,走进世界一流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之关键。”刘虹霞表示。


一方面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才留下“为我所用”。于是,中国各大城市间,一场精彩纷呈的“抢人”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就武汉来讲,其于2017年初提出的“百万人才留汉计划”堪称重头戏——5年让20万大学生住进人才公寓、发放“人才住房券”、开发万个基层岗位、创业享1年免费工位……该计划从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特殊政策,以期吸引更多年轻学子扎根武汉。


在该计划正式出炉后的一段时间内,相关配套政策也在陆续跟进,新近如3月19日发布的《关于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相关政策的解读》就提出,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且家庭在武汉无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请租赁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并确保低于市场价20%,如属于合租,则可低于市场价30%。


在专业人士看来,之所以使出如此大力气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留汉,离不开眼下中国城市间发展差距越拉越大的背景,而其实质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内驱力所致。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傅利平认为,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高速发展,如今到达了一个拐点——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且老龄化问题严重。但与此同时,新的历史时期,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正在形成“新的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而在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今天,人才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些转变都需要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来支撑。”傅利平表示。


效果显而易见,人才开始逐渐向中西部聚集。据武汉市招才引智大会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武汉市实现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6倍,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如今越来越多城市为人才取消了门槛,这种开放会使一个城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对武汉而言,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无形中给也城市打出最好的形象广告,体现了一个城市对人才的尊重和开放的姿态。


青年人才的到来,将是带动城市未来发展的引擎,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宜商环境显著提升


承接人才落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不可或缺。在这一维度,武汉又一次实现明显跨越。


《机遇之城2018》报告中的“宜商环境”维度更注重从投资者角度考察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此发展的软实力,具体来看它包含“创业便利性”“人均劳动纠纷数”“物流效率”“资本市场参与度”“商业运营风险”“财政收支平衡度”和“外贸依存度”七个变量,反映城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综合治理状况。


在此维度位列第六名的武汉,与上年报告排名11位相比位次明显上升,这得益于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变量是“创业便利性”,这与近年来武汉在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2017年武汉发布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支持创新创业发展新经济的政策清单》,被称为“新黄金十条”,该政策借鉴了国内外支持创新创业和新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促进了武汉在加强企业创新创业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崛起重要城市的地位。


此外,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新近发布的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武汉位列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前十名。2017年12月15日,武汉市亦成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唯一得主。


有资深分析人士认为,一个城市能够脱颖而出、实现良性发展,主要靠两点,其一是能留住有竞争力的人才,其二需要有国内国际比较领先的好项目。


近两年,武汉在硬件、软件方面都有不少改变,比如开创审批服务“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力争“让群众少跑腿”;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网上群众工作部等机构,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不断增强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形成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城市创新“武汉样本”。


这些变化事实上都体现了其改革思维,而营商环境的优化就是要真正按规矩来做事,把影响人才留下的因素改掉、把影响招商的因素改掉,用改革把整个营商环境变好,招才和招商自然水到渠成。


不仅仅是武汉,事实上整个湖北省内都在大刀阔斧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所谓“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自2013年以来,湖北省先后分5批取消、下放、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03项,现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65项,为全国最少省份之一。同时,湖北持续改进优化审批服务,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基本实现省级审批部门网上审批全覆盖,80%以上审批事项网上办理,80%以上审批办件网上受理。


2015年,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建成投资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合审批纵向贯通的联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从提出申请到开工建设前“所有事项、所有层级、所有部门、所有流程”网上联合审批。


工商部门则实施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零首付”、“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等改革,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改革,推行“同城通办”“局所通办”、外商投资企业远程委托登记等服务,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下一步,湖北省将大力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建立“一网覆盖、一次办好”体系,力争2017年底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政务服务“一张网”基本建成,省级部门及试点地方的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基本实现。并结合湖北自贸区建设,探索简政放权的新路径,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